津媒谈网络谣言:足协连续辟谣有些无奈,仅靠足协辟谣显然还不够
|
9月11日讯 对于近期中国足协连续辟谣的现象,《天津日报》发文进行了点评。 U22国足迎接出线关键战前夜,中国足协却在为另一件事“忙碌”——9月8日深夜,中国足协正式发文,“强烈谴责针对裁判员唐顺齐的网络谣言”。这篇辟谣声明并未引发太多关注,除了辟谣与谣言天然的“流量差”之外,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这个谣言属于那种“一眼假”的范畴,与其说是谣言还不如说是对唐顺齐的“诅咒”!而这已经不是中国足协第一次回应这种“不值一辟”的谣言了。7月东亚杯期间,足协官方还曾专门发布详细数据,解释中国男足的行李构成,为的就是回击网络上关于“中国男足大包小包,日本球员就一个手包”的说法…… 实际上,中国足球一直是相关网络谣言的重灾区,仅最近这段时间就有“苏超改名”“太湖基地拒绝国足训练”“足协指导苏超、村超被拒”等,至于像中国男足0-11不敌马来西亚、中国男足被业余球队完爆等更是某些网络平台的“保留节目”。中国足球、更具体一点就是中国男足,之所以会成为“谣言先天圣体”,主要还是因为其同时具备:流量大、关注度高、情绪对立以及最为关键的一点——造谣“成本低”。身为世界第一运动,足球项目本身就具备巨大的流量和天然的对立性(不同球队支持者之间,球迷和非球迷之间的对抗屡见不鲜),中国男足常年的低水平现状以及层出不穷的行业乱象,更是加深了人们的固有印象。再加上某些相关从业者的推波助澜,使得中国男足早已成为了一个“痰盂”,没事啐两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也正因为如此,造谣中国男足几乎不会付出任何代价,造谣者别说是承担法律责任,甚至都无需道歉,说不定还会引来诸如“菜还不让说了”“虽然内容不对但说的没错”这样支持性的言论,继续收割流量。 中国足协的连续辟谣虽然显得有些无奈,但好歹起到了一定以正视听的作用,只是,仅仅依靠足协部门辟谣显然还不够,想要改善中国足球的舆论环境,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。 |
相关阅读
热门新闻
2009年索博曾做为球童与C罗一起入场,如今二人已同场竞技
津媒谈网络谣言:足协连续辟谣有些无奈,仅靠足协辟谣显然还不够
萧华让没钱球迷看集锦!美网友炸锅:要么掏钱 要么吃残羹剩饭?
巴爷:NBA很多年轻人吸食大麻&我也吸过 后来NBA高层让我教育他们
经纪人:林书豪听闻被换到湖人时超兴奋 据说斯科特对亚裔不友好
BBC:莱因克尔打破安特和德克23年连胜纪录,获最佳电视主持人奖
莫兰特谈社媒:这是把双刃剑 现在会更细心留意自己发布的内容
巴爷:布朗尼可能不会成LBJ那种超巨 但能成为全明星或最佳第6人
TYC:巴西足协主席怒批玻利维亚主场不公,球童甚至在比赛中藏球
焦泊乔:这里有很多熟人&适应得挺好 能到底蕴深厚的宏远很荣幸
